盛夏,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中医认为“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是养阳驱邪、调护身心的关键时节。
夏季气候燥热,暑热之邪易伤津耗气、扰乱心神,让人烦躁不安;加之雨热同期,湿气较重,而暑邪常常加湿邪为患,易困阻脾胃,导致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在中医“药食同源”的传统理念下,根据时令特性与自身体质挑选养生食物,成为夏季养生的重要方式。
石首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主治医生李连明介绍:此时的养生重点是清心火、健脾气。在饮食方面,要多吃酸味食物,可收敛固涩、生津止渴;减少苦味食物的摄入,以防心火过亢损伤心气,此外,适当多吃解暑利湿的食物,如丝瓜、冬瓜、西瓜、黄瓜等。注意少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以养护脾胃。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建议在11点之前睡觉,早上六七点钟起床,中午适当休息以消除疲劳。
除饮食和起居外,运动也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为避免中暑和过度耗气,应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运动,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较为适宜。运动时注意控制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大汗伤津耗气,运动前后适量饮用温水补充水分。
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主治医生李连明提醒,三伏天即将到来,正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期,针对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相应治疗,从而使疾病症状减轻。
专家介绍,三伏天阳气鼎盛,人体毛孔舒张,气血运行旺盛,此时运用药物敷贴、拔罐、刮痧等传统中医疗法,可有效驱散体内寒湿之气,对慢性咳嗽、哮喘、关节疼痛等冬季易发疾病,能起到显著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记者:周小倩;通讯员:郑珊;编辑:袁俊峰;责编:段植兰;审核: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