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人民法院:小案不小办 用心护民安

2025-07-22 08:37  

“平安”是每个老百姓心中的共同愿望。近年来,石首市人民法院在全力做好审判、调解、执行的过程中,以“小案”“小事”为切入口,坚持小案不小办,织密了群众身边的“平安网”。

“旁听庭审”助力“阳光司法”

“在法庭上,从保护双方诉讼权利到清晰聚焦争议焦点,直到最后做出判决,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公平、公正,以及法庭工作的专业与严谨。”不久前,几名人大代表在团山寺法庭监督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审理时,对审理的全过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审判工作,是市人民法院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举措。同时,传递了司法权运行于人民信任之中的坚定承诺。人大代表参与监督,推动了“阳光司法”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联动”破解难题

“责任划分清楚,赔偿金额却僵持不下”,这曾是交通事故当事人常面临的困境。高基庙法庭与交警中队的创新联动机制,为堵在维权路上的李某带来了转机。 

在一起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李某提出八万余元的索赔要求,保险公司却认为索赔标准过高。在双方陷入僵局之际,承办法官联合处理原事故的交警指导员,共同推动办理流程。交警结合现场材料重申责任认定,同时,法庭以“成本账”和“法律账”引导双方回归理性。在高基庙法庭与交警中队的联调下,最终,事故双方以扣减车辆维修费后,再赔偿5万元的协议握手言和。 

“法庭+交警”模式,成功融合了责任认定专长与纠纷化解权威,实现了纠纷就地解决,让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执行利剑”剑指“老赖”

在一起涉人身侵权执行案中,涉案人员王某隐匿了行踪,受害人李某家属迫切需要法院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市人民法院采取查找财产等手段无果后,果断将该执行案纳入到专项集中行动的重点案件,依法公开发布了对王某的悬赏公告,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市人民法院通过周密部署,最终锁定线索,使这起执行案取得重要突破。 

在一起起的执行案件中,群众的权益得到了兑现。集中执行行动如同利剑出鞘,剑指“老赖”,保障了涉民生案件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平安。  

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平安”往往体现在身边的小事上。这是在事故纠纷后能够快速拿到赔偿的安心,同时也是一份零距离监督司法公正后油然而生的信任。市人民法院将一件件的“小案”“小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用一份份公正的裁判、一次次高效的调处和一个个强制执行案,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书写着为民保平安的新篇章。(记者:张红芳;编辑:袁俊峰;责编:段植兰;审核:后雨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