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首市杨树基地正式启动杨树耐水试验项目。作为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与生态树种,杨树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等易涝区域常因长期水淹而面临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的困境,此次科研工作,既为抗逆性杨树品种培育夯实了理论基础,更将为提升易涝地区林业生产稳定性提供实践支撑,助力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协同推进。
7月21日,记者在杨树基地看到,来自湖北省林科院的专家与石首杨树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精准采集根、茎、叶等样本并进行称重记录,为此次杨树耐水淹试验积累关键数据。
据了解,此次实验选取了4个品种的杨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的深度分析,系统测定不同杨树品种的生物酶活性、干湿生物量、根系形态及全氮、全钾、全磷含量等核心指标,构建完备的初始数据库。目前,团队将重点对比淹水前后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以此精准筛选出耐涝性突出的优良品种。
据相关科研人员介绍,下一步将分周期对淹水杨树进行采样,详细记录不同淹水时间,其生物酶活性、不同营养器官生长量等指标变化,这些数据不仅能揭示杨树应对水淹胁迫的生理机制,更为沿江、滨湖等易涝地区的林业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引。(记者:程晓叶;通讯员:龙开莲;编辑:袁俊峰;责编:段植兰;审核: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