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上级文物部门获悉,走马岭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所提交的“走马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请,已正式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65处,立项90余家,其数量远少于5A景区(300余家),堪称“国宝级历史金名片”。此次成功立项,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加快建设文化支点、提升文化影响力”战略的重要举措,也使走马岭遗址成为彰显石首文化底蕴的核心地标和城市骄傲。
走马岭遗址航拍照片 摄影 李吉民
走马岭鸭蛙稻景观照片 摄影 李吉民
走马岭遗址位于石首市东升镇,西邻上津湖,北距长江约10公里,为一处距今约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古城聚落遗址。该遗址以三重城垣与三道护城河组成的防御体系著称,是迄今国内发现最早具备多重城垣结构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起源与聚落形态演变提供了关键实物资料。
考古工作资料图
部分出土文物
部分出土文物
自1989年发现以来,石首市持续开展系统考古工作,通过多次调查、勘探与发掘,累计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一万余件,系统揭示了新石器时代聚落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结构。在文物保护方面,已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实施保护加固、展示利用、基础设施及安防等一系列工程,完成内城本体修复、陈列馆及现代化管理设施建设,并对穿越核心区的道路进行改线,彻底消除遗址保护与交通之间的冲突。此外,通过复原史前农耕与水门独木舟场景,打造1300平方米沉浸式展陈空间,构建智能安防系统,全面提升了遗址的保护、管理、展示与防护能力。
走马岭遗址博物馆
走马岭遗址复原展示点照片
此次成功立项,标志着走马岭遗址迈入国家支持下的高质量保护与发展新阶段。未来,遗址公园将依托国家层面政策与专业资源,以文旅融合为导向,深化保护、研究、展示与利用工作,通过科学呈现遗址价值、优化区域环境、完善文化服务与旅游功能,助力民生改善与经济转型,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与区域协调发展。
走马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不仅为荆楚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也将有力推动长江文明探源工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事业的深入发展,是我市积极响应省级文化战略、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