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张林峰,用24年的时光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育人故事。她的课堂从不枯燥,总是充满惊喜和温暖。
“张老师,秋天的雨真的像妈妈的手!”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在语文课上轻声说道。这个瞬间,张林峰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最大幸福。24年来,她始终秉持“做孩子喜欢的老师,教孩子爱学的语文”这一朴素理念,让语文学习成为孩子们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 在她的课堂上,语文从来不是枯燥的生字和课文。教学《秋天的雨》时,她提前一周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木,收集落叶,在课堂上播放秋雨音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聆听秋天。当她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
为了让学生轻松识字,她自创了许多“汉字儿歌”。比如“人靠树木旁,休息好时光”来记忆“休”字,“三点水是小河,河边有个可娃娃”来学习“河”字。这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曾经识字困难的学生苏琪,在张老师每天放学后的耐心辅导下,不仅克服了识字难题,还能用生字编写小故事。 张林峰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她在教室里自费建立了图书角,购置了《没头脑和不高兴》《小猪唏哩呼噜》等儿童读物,并推行“阅读积分制”激励学生阅读。每个月举办的故事分享会上,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将书中的故事生动呈现。如今,课间追逐打闹的孩子少了,图书角前静静阅读的身影多了。
除了教学创新,张林峰更用爱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面对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吴浩轩,她每天早晨为他准备鸡蛋,课间陪他游戏,放学与他同行。通过持续关怀和与家长沟通,这个曾经沉默的孩子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还在期末被评为“进步之星”。 对于调皮的学生,她同样耐心引导。当徐子乔同学藏起同学的文具盒时,张林峰没有简单批评,而是引导他换位思考,同时发现并培养他的绘画特长。最终,这个曾经的“调皮鬼”成为班级的“绘画小能手”,还学会了帮助同学。
24年来,张林峰不仅潜心教学,还热心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她经常组织教研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听课、评课。在她的帮助下,年轻教师小李迅速成长,在校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尽管获得过诸多荣誉,但最让张林峰珍视的是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毕业学生的问候信息,家长那句“把孩子交给您,我们放心”,都是她坚守讲台的力量源泉。
用爱浇灌桃李,用心点亮童心。张林峰用24年的坚守诠释了一名普通教师的不平凡,用语文课堂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记者:张红芳;编辑:袁俊峰;责编:陈怡憬;审核:后雨晴)